
自2019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以来,各地积极响应推进,在压实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产管衔接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试行过程中仍存在开证不规范、推进不平衡、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要求,长沙永润食品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的通知,全力守护食品安全防线。
一、做好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规范开具
(一)统一规范,明确内涵要义
农业农村部将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更名为 “承诺达标合格证”,并优化样式:
体现 “达标”:明确生产需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农产品符合国标,聚焦不使用禁用及停用农药兽药、非法添加物,常规农兽药残留不超标。
突出 “承诺”:承诺内容置于最上端,明确针对 “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调整承诺内容,新增 “委托检测、自我检测、内部质量控制、自我承诺”4 项勾选依据,让内容更规范,责任更清晰。
(二)严格开具原则,确保真实有效
承诺达标合格证坚持 “谁生产、谁用药、谁承诺”,须由种植养殖者自主承诺、勾选并开具,其他机构不得代开。这从源头保障证的真实有效,强化生产者主体责任,让每一张证都承载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
(三)强化电子合格证管理
电子合格证(二维码形式)需在标识上或四周显示 “承诺达标合格证” 字样,扫码后先展示名称、承诺声明、依据等完整信息,再呈现企业简介等内容。此举便于消费者查询,助力农产品追溯一体化,提升监管效率。
政策要求扩大合格证试行范围:未开证主体需尽快启动,已开证主体要实现品种、批次全覆盖,养成常态开证习惯。
合格证与展示展销、品牌评选、项目支持等挂钩,且纳入食品安全考核,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需率先落实。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索证索票,明确合格证为合格凭证之一,推动产地证明向合格证转换。
监管部门还会加强宣传,提升合格证社会认可度,倒逼生产主体自觉规范开证,供应链企业采购时需严格核查。
乡镇监管机构每年全覆盖巡查生产主体,检查法规落实、合格证开具规范及记录留存情况,供应链企业可参考巡查结果评估合作方。
省级部门对带证农产品开展监测抽查,承诺合格但抽检不合格的主体将被重处,虚假开证者纳入信用管理并联合惩戒。供应链企业需结合自检,避免与违规主体合作。各级部门将跟踪试行进展,推动批批开证,供应链企业应关注动态,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保障供应链安全。
结语
承诺达标合格证关乎农产品安全、消费者健康与行业发展。长沙永润食品呼吁广大同行积极行动起来,加大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试行力度,严格按照规定规范开具合格证,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