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公告,将那非类、拉非类物质新增至《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非食用物质名录又添“新成员”。
随着法规标准不断更新完善,相关检测方法也同步优化升级。为帮助食品从业者规范经营,同时让消费者更清楚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小编整理了《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及部分相关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录
2008-2011年卫生部门发布过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小编一并汇总于此。需要说明的是:部分法规和检测标准已有修订或更新,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执行请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这份名录的出台,为食品安全筑起了一道科学防线:精准锁定这些隐形威胁,让监管有据可依,也让消费者知情避雷。
消费者防护指南
✔警惕异常:颜色过分鲜艳的卤味、保质期过长的散装食品、气味刺鼻的加工食品
✔选择渠道:优先选购大型商超、连锁品牌等正规渠道商品✔维权途径:发现可疑食品立即拨打12315举报热线